中國酒業新聞網

華夏酒報官方網站

官方
微信
官方
微博
首頁 > 華夏名茶 > 茶語酒后 > 正文
我的父親老喜公
來源:《華夏酒報》  2017-12-13 09:16 作者:黃賢庚

老喜公92歲“西行”時,村人幾乎都來送別,并討要“長壽飯”,說他是“有福氣的長壽茶人”。

老喜公,姓黃,名瑞喜,生于清光緒二十四年(1898年)。從小隨父做茶,青焙都精通,40來歲時村人就叫他“老喜公”了。大凡巖茶村中做茶之能手、且為人善者或長壽者,才能享此尊稱。其時山中有禮滿公、盛子公、志子公、建哉公、定子公、老五公、省公等等。

老喜公一輩子不知做了多少得意上品,也不知代茶行收了多少好茶。而最讓他感到自豪的是1955年春茶采制時,他受崇安縣政府選派,到泉州永春縣傳授烏龍茶制作技術。那是應對方的邀請而選派去的,同行的還有馬頭磊石寺和尚僧悟高(俗姓蘇,別號盛子公,其主要是做焙)。專家受聘講課傳藝,則是常事;作為茶農享此待遇,就非尋常了。在武夷茶鄉好似只此一回。

老喜公生前多次談及此行。晚年時還提起這段“輝煌”往事,其中一段趣事他印象最深。他說:“盛子公是初次出遠門,高興的不得了。坐上南平往福州的輪船時,他放聲大笑,旁人認為他是癲子;吃面條時,我告知他面中有肉絲時(他是吃齋的),他卻說:‘沒有呀!沒有呀!’幾下就把一碗面條吃光了,還連聲說,‘好吃!好吃!’買了香蕉帶皮就咬,人家笑他‘鄉巴佬’,他也無所謂。我對他說,我們要學人家樣,不要當傻瓜。”

老喜公和盛子公在一個大廠傳授武夷山烏龍茶制作技藝。由于和當地人語言相通,技藝講得通俗易懂,很受人尊重,大家也很開心,這段時間約二十來天?;貋頃r,各人穿了一件印有“獎”字的汗衫,并獲得獎金100元。

當時經辦此事的縣茶葉局副局長嚴孟榮曾對我說:“那是很高的獎金呀!當時的縣委書記每月工資才106元。”

老喜公和盛子公的這段榮耀,在山中盛傳了幾十年,兩位老人也常是引以自豪。

其實在歷史上,永春茶和武夷山就有著親密淵源。據《永春縣志》載:清咸豐年間(1851~1861),永春仙溪鄉鄭世報父子在學得栽制武夷巖茶技術后,帶回100株水仙茶苗種于仙溪鼎仙巖,按武夷巖茶制法,茶品深得鄉人及華僑喜愛。此段記載說明,歷史上武夷永春就以茶結緣,百年后老喜公等人又前往此處交流傳藝,進一步密切了茶情,是件大好事,是值得記之一筆的。

在七八十年的做茶生涯中,山中所有的大廠都聘老喜公去做過青焙師。老喜公最為滿意的,是給天心永樂禪寺茶廠做青,因為它不但是山中第一大廠,而且大紅袍歸該廠所有和制作。他常說,做大紅袍時,當家和尚常到茶廠觀看,對青焙師特別客氣,自然大家整個做茶的過程也是格外認真小心。記得有次我們兄弟去看他時,青間門口有當兵持槍站崗,見到我們時他非常嚴肅,不讓我們進青間,從那時起,我就知道了大紅袍的珍貴和神圣了。

每年春茶“下山”回家后,老喜公總和家人講起得到老板、包頭獎賞的情景,但是偶爾也會嘆息,我們想,可能是哪泡茶做的不滿意吧。

老喜公家族與武夷巖茶結緣時間很長。他的那套《黃氏宗譜》載,他的祖地江夏,先祖遷徙福建邵武和平,九世峭山公后裔散居八閩,老喜公的祖先那支落戶于永春亭上(現名:呈祥)村。清康熙元年(1662),移民時遷往江西上饒茶亭裴村。其太祖天木先公,幼年就隨鄉人“走福建”做茶,至老喜公時已歷十代。此間老喜公做茶、管山、代收茶葉,當過青焙師、包頭、小茶商……走遍了武夷各山各廠,打交道于各家茶行茶莊。有次我見到他支付給賣主的茶款,用的是金條和銀元,賣者高興,他也掛著笑容,可能是賺了一筆。老人“以田為產”積了一筆錢,就到原籍買田。但是其父去世時,他被人捉弄,大操大辦,把田當了不少。

老喜公惜茶成性,凡見落在地上的茶青、干茶,總要俯身拾起。不管是單干時還是集體時,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,從年輕到年老都是這樣。這是對巖茶的珍重還是尊崇?我們也搞不懂。

有一年久下大雨,老喜公的一角茶山,連同三叢茶樹崩塌溜到塝下,下層山主李孝元在采茶前早早插上山界。老喜公一怒之下把它拔了,插上自己的山界。雖然沒有當面吵架,但是如此反復多次。后來在老喜媽的勸說下,老喜公“休戰”,了卻了這段新的“水金龜”產權公案。

老喜公愛喝點酒,但不喜歡自家的土釀,而是喜歡高度白酒,最好是能點著火的。他喝不多,一兩為限。他說,只要“香一下”就行了。不過他煙癮很大,不管什么煙都抽。沒煙抽時,如生病似的,飯都不想吃,臉色很難看。這時“老喜媽”就會到鄰居那里借煙來給他過癮。

老喜公有8位結拜兄弟,都是巖上做茶弄茶的行家,其中有4位享有“公”字銜頭。他們是喝過雞血酒、發過誓言的,大家很珍重手足情,至老都沒有沖突和反目過,可謂信守誓言。

老喜公年輕最經不起別人的夸獎,人家見到他袋子有點錢時,拉他上館子炒盤,他也糊里精涂就范了,那時東西很便宜,一大盤炒豬雜才幾角錢,我也沾了幾次光。老喜媽知道了,要嘮叨上一陣。因為其時家有六口,吃穿用度都靠她盤算,很不容易。她是個吃苦能干的農村婦女,鄰里說她“算盤能打到站起來”,比喻她善于持家。

老喜公一生與茶結緣,其三個兒子也都懂茶、做茶,且都有茶山、茶廠,尤以第三子黃賢義規模最大,他的二子對武夷茶文化頗為興趣,常寫點茶文,還出過茶書。他的幾個孫子對巖茶很鐘情,特別是三孫黃圣亮做得一手好茶,是第一批巖茶制作技藝傳承人,曾被一家公司聘為技術總監,總算家傳有續。老喜公在天有知,也當欣慰!

走筆到此,當告各位讀者,老喜公乃筆者先父也。

編輯:閆秀梅
相關新聞
  • 暫無數據。。。
總排行
月排行

—— 融媒體矩陣 ——

国产一区二区小宝寻花AV|亚洲欧美色鬼久久激情|亚洲综合高清精品导航网址|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|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在线